肛门科

肛门科

内痔 | 外痔 | 混合痔 | 痔疮
肛瘘 | 肛裂 | 脱肛 | 大便困难 | 大便出血
肛门湿疹 | 肛乳头瘤 | 肛门瘙痒 | 肛周脓肿

肠道科

便秘 | 腹泻 | 腹胀
结肠炎 | 急性肠炎 | 慢性肠炎
直肠炎 | 结肠恶变 | 直肠息肉

肛泰方法

PPH治痔术 | 大肠水疗
HCPT消融术  | 痔动脉结扎术
女子私密诊疗| 手术费用
当前位置: 主页 > 痔疮 > 痔疮 > 什么是肛垫

什么是肛垫

http://gc.0532gcw.com   文章来源:青岛肛泰肛肠医院  2016-03-06 字号:T|T

“肛垫,,又称痔区(haemorrhoid zone),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汉语将其译为肛门衬垫、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为肛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痔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发现给予痔赋予了现代概念。1975年,Thom。0n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在直肠下端的唇状凸起被称为肛垫(anal cushions),肛垫的病理肥大即为痔病。这一新的概念受到众多著名学者的支持,近几年来,在我国肛肠外科学界也逐渐得到承认。目前,在国内外新近出版的肛肠病学专著及教科书中已广泛采用了痔的新概念。

目前,多数学者已确认肛垫就是肛管内局部增厚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是由直肠柱(6~14个)相对集中而成的组织块。肛垫的3分叶状态是人类肛管黏膜的固有形态模式,并非病态。众所周知,肠壁的基本结构可分为4层,它们向下延至直肠肛门部时,形态上发生一些变化,即:黏膜层由直肠型上皮而代之以直肠肛管移行ATZ上皮,环肌层增厚命名为内括约肌,纵肌层与肛提肌纤维合并称为联合纵肌。遗憾的是,惟独黏膜下层长时间为临床解剖学家所忽视。大量研究资料证实,肛垫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是人人皆有的正常人体解剖结构。

肛管黏膜下海绵状血管组织有丰富的动一静脉吻合,呈海绵状结构。海绵状间隙内血管特殊形态实质上是动静脉直接吻合交通的结果,称之为直肠海绵体。直肠海绵体是由血管、平滑肌[特赖茨(treitz)肌]、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所构成。Thomson通过肛门镜检查发现,正常人既无痔的体征又无肛门症状者,均有数目不等和大小不一的肛垫凸现于肠腔内。肛垫多数呈右前、右后及左侧位排列,它们之间通常借Y形沟分割,与临床上3、7、1 1点母痔区相同。通过大量尸检标本与切除的痔标本相比较发现,切除的痔组织与肛垫组织形态基本相同,即由曲张的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形成网络状结构缠绕痔静脉丛,构成一个支持性框架,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之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肛垫滑脱,平滑肌厚1~3毫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20岁以后即趋稳定。

年轻人的平滑肌纤维排列细密,相互平行,结构精细,弹性纤维较多;至30岁以后平滑肌开始退化,出现断裂、扭曲和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至老年则发生退行变性,使肛垫有突出肛管腔的趋势。如果平滑肌断裂,支持组织松弛,肛垫即可出现回缩障碍,从原来固定于内括约肌的位置下移。促使肛垫下移的因素很多,除先天性平滑肌发育不良的遗传因素外,如便秘、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及括约肌动力失常等,均可增大下推肛垫的垂直压力,使平滑肌过度伸展、断裂,导致肛垫下移。

另外,肛门维持其节制功能,肛垫是不可缺少的协助内、外括约肌肛管正常闭合、维持肛门自制的结构,使肛门避免失禁。肛垫内血管在充盈状态下,可构成15%~20%的肛管静息压,说明肛垫在肛门节制中的重要作用。当排便时,肛垫内的肌肉纤维组织收缩,充盈的血液明显减少,体积缩小,阻力下降,有助于粪便的排出。排便后,肛垫又恢复血液充盈,重新闭合肛管。可以认为,肛垫对肛门功能节制起到微调作用,柔软而又有弹性的肌肉纤维组织的支撑功能活动,以及对肛垫的悬吊和保持其位置的稳定,完善了肛管的功能。

友情提示:
1.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患者请前往肛肠专科医院就诊。
2. 医院为了方便患者需求,友情开设免费咨询服务,优秀医师医生在线 互动交流,解答各类 肛肠病难题。
3. 医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网上提前预约挂号,来院无需排队可直接就诊。
疾病导航

痔疮常见症状

优秀医师推荐

痔疮手术相关

痔疮典型病例

#

交通路线

来院路线 医院地址:青岛市抚顺路5号
咨询热线:0532-85669333(无假日)
来院路线
  •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0041701号
    Copyright GangTai Hospital QingDao. All rights reserved.
  • 咨询热线:0532-85669333(无节假日医院)
    接诊时间:早8:00点-晚20:00点
  • 在线咨询:(点击免费咨询)
    免费挂号:(点击免费挂号)